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陕西 > 旅游气象 > 天气要闻

潜心钻研  孜孜以求 提高服务水平——李明

【字体:   2019-09-26 14:50:53   来源: 陕西省气象局  

李明,陕西省气候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正研级高工。坚持政治思想学习,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努力做好“灾害性、转折性、高影响”天气的预报服务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应急气象服务、专题气象服务工作,积极推进省气象台预报业务现代化和集约化发展,在预报服务和业务管理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思想政治坚定,爱岗敬业

他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时刻铭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政治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认真做好每次预报服务工作,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和应急气象服务保障中,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积极提供决策预报,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信息。从预报实践中提炼问题,带领省台业务人员,积极从事预报技术攻关,提高陕西预报水平。深入业务一线,了解预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谋划好预报业务发展。

二、潜心钻研,探索陕西天气预报;积极主动,把关和做好灾害性天气和重大活动预报服务

从事预报工作16年来,李明同志先后任中短期预报员、领班预报员、首席预报员,坚持对陕西天气过程从预报难点、关键点、预报思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类总结提炼,特别是针对预报失误和不足的天气过程技术分析,撰写3万余字陕西天气预报技术报告,并分类建立资料文档,这些总结工作不仅提升了个人的预报能力,同时通过传帮带提高了新任预报员的水平。他认真履行首席预报员职责,无论天气复杂与否,都认真细致综合分析气象资料,力求对每次预报完美,质量稳居前列;时刻关注和重视“三性”天气和重大活动(应急)气象保障, 对2016年8月24日关中大暴雨过程、2017年7.25-28日陕北特大暴雨、2017年7月极端高温天气、2018年1月23-28日关中暴雪天气等重大天气把关准确,服务及时,发送各类决策信息20余次。不怕困难,勇挑重担,2015年8月12日山阳发生60余人被掩埋的特大山体滑坡,李明同志接到任务随队赴现场调查和开展救援气象保障,从技术角度分析确定本次滑坡灾害和降雨无关,并积极提供精细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服务;为2011年西安世园会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他带领技术小组4个月努力攻关,完成了WARMS模式系统的搭建和业务运行,并开发了强对流预警产品。

近年来,他作为首席预报员先后把关发布重要天气报告、预警(信号)、110多期,专题预报60余期,全国和省市会商发言160多次,部门间会商40余次。参加重大天气新闻发布会8次,接受记者采访150余次,10余次预报和决策信息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中国气象局领导批示。

因预报服务突出,2017年李明同志获得陕西省委省政府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和省局先进个人。

三、深入开展技术研发,成果突出,推动业务应用

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更好的提供科学决策信息,需要开展天气预报技术方法研发和创新,李明同志围绕陕西致灾强、预报难、技术支撑薄弱的天气积极开展技术研发。

1、预报技术研究成果,补充和加深了本地灾害性天气形成机制的认识

系统分析凝练出陕西8类对流性强降水影响系统配置类型、关键环境场要素特征和卫星雷达特征相结合的定性、定量预报方法;首次提出陕西弱天气系统下暖区暴雨概念并凝练出3种非典型触发机制和暴雨落区特点。锋面对流性暴雨和弱天气系统下暖区暴雨在影响系统、对流参数、触发机制、强降水落区、中小尺度系统结构等方面定性和定量差异。成果编入《陕西天气预报指标手册》,在2016、2017年多次暴雨预报中得到了应用。

2、强对流天气客观预报技术方法,弥补了陕西灾害性天气技术支撑不足的短板

针对陕西对流性强降水客观预报技术支撑薄弱,经过三年的研发,开发了基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为基础的动力统计方法和专家指标融合的陕西短时强降水客观概率预报模型,定性、定量检验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研发了基于中尺度WRF模式的强对流综合物理量产品,检验评估确定了6类对陕西短时强降水指示意义明显的暴雨动力因子及其特征阈值,系统投入业务应用5年,获陕西省局科技成果奖。

3、持续开展基于影响的气象灾害预报技术研发

2011年开始研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方法,目前研发的陕西本地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和监测、自动报警、预报预警制作和发布的一体化业务系统,全省业务化应用。技术成果在全国进行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获2项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

4、西安世园WARMS模式引进开发

负责引进WARMS模式系统,并基于该模式开发了强对流物理量,在西安世园会和全省汛期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果获陕西省气象局世园科技成果奖。

四、注重培养年轻人,做好技术带头人

积极通过科研项目和创新团队带领省台业务骨干,参与预报技术研发,从研发方向、思路方法、项目申请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日常在值班期间,帮助年轻预报员梳理预报思路,讲解陕西天气的预报关注点。2名青年预报员成为省局青年拔尖人才,3名晋升高工,3名成为研发骨干。气象灾害和高影响天气团队研发成果全省业务化应用,并获得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和陕西省气象局一等奖。

近5年来主持参加厅局级以上项目15项(主持省部级5项目、厅局级5项),参与地标1项,参与起草规划、可研报告6项,发表论文十余篇,第一作者核心期刊6篇,第二作者出版专著1部,“陕南秦巴山区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气象预警技术应用研究”和“黄土高原及秦巴山区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研究”分别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2),陕西省“三五人才”第二层次人选,中国气象局第五届西部优秀青年,陕西省委省政府7.26榆林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陕西省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先进个人、世园气象服务先进个人、世园科技创新成果奖等。


编辑: 中国天气网陕西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陕西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